天山生物:上市公司的演变之路
1.天山生物的上市历程
天山生物,一家曾经的创业板公司,其上市历程颇具曲折。由于当时创业板不允许借壳,天山生物与大象股份达成了一项股权代持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使得明面上的交易看似是上市公司的重组,实则背后是大象股份收购天山生物的实质交易。()
2.天境生物的拆分与重组
2024年2月,原天境生物拆分为两家***运营的公司:I-Ma(纳斯达克上市公司,***iotech)和TJio(吸纳原上市公司***团队及资产,***iotech)。这一拆分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误认为仍是一家公司,实际上天境生物已经彻底拆分为两家***运营的公司。I-Ma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剥离了其在***的所有业务、团队和管线,标志着天境生物的全新起点。()
3.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场命运
生物科技公司在药物开发领域中的命运如同“譬如朝露”,得道升天,失势顿灭。以Tracon为例,这家公司曾寻求上市***首款皮下D-L1制剂,却因种种原因命运多舛。这种命运的变化,反映了生物科技公司市场的残酷竞争和不确定性。()
4.中植系的投资之路
2020年开始,中植系的投资之路变得扑朔迷离。从天山生物、融钰集团、康盛股份再到凯恩股份,中植系投资的上市公司或业绩暴雷或并购遇坑,使得中植系在投资圈逐渐跌下神坛。到了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中植系的投资环境更加严峻。()
5.盛禾生物的上市之路
盛禾生物控股有限公司在联交所主板正式敲钟上市,成为国内“抗体细胞因子第一股”。发行价格13.5港元/股,上市当天开盘涨幅达14.22%,市值达到24.16亿港元。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盛禾生物的市场价值,也为国内生物科技公司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6.天山生物的牛股之路
天山生物、西域旅游、长方集团、君正集团、比亚迪、中金公司、长安汽车等,几乎所有的牛股都有天山生物的身影。其投资手法独特,重仓买入,反复做T,滚动推升股价。只要是被其看上的公司,人气都很旺,且公司基本面良好。天山生物的介入,往往能带动股价的持续上涨。()
天山生物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引人注目。从股权代持协议到与大象股份的交易,再到天境生物的拆分与重组,以及中植系的投资风波,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残酷。正是这样的历程,使得天山生物成为了资本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