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的简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它反映的是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整体表现。下面将详细介绍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
1. 范围确定:
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和资本市场投资风格,上证指数覆盖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游行业(沪市A股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深市和创业板股票(深市A股市场)。范围的确定是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重要性来选择股票。
2. 样本股选择:
样本股也称为计算入内的股票,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是除了ST股和*ST股(停止交易和即将摘牌的股票)以及其他特殊处理的股票外的所有A股股票。样本股是通过市值加权方式确定入选的。
3. 样本股权重:
在样本股选择完成后,还需要确定每个样本股的权重。上证指数采用的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方法,即根据每只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占所有样本股的自由流通市值之和的比例来确定权重。
4. 编制方法:
上证综合指数是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基期值为100进行编制的。按照上述范围确定、样本股选择和样本股权重的方法,计算出各个时点的样本总市值(所有样本股的市值之和),并加以计算得出指数的每日数值。
5. 配套指数:
除了上证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还编制了其他一些指数。例如,上证A股指数是指覆盖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的股票指数,主要包括上证180、上证380等指数。此外,还有上证50指数、上证50等权重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上证中小盘等指数。这些指数都是根据相似的范围确定、样本股选择和样本股权重的原则进行编制的。
6. 编制规则不足之处:
上述提到的编制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导致上证指数与市场表现出现背离。主要原因包括:
样本空间天然缺陷:上证指数只纳入上交所股票,而不包括深交所股票。这导致了市场表现不完全反映整个股票市场的情况。
样本股选择和权重计算方法的不完善:虽然上证指数采用市值加权方法,但在选择样本股和确定权重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指数的准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上证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指数,它反映的是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整体表现。在编制过程中,范围的确定、样本股选择和样本股权重是关键步骤。然而,编制规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指数与市场表现偶尔出现背离。为了提高指数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样本股选择和权重计算方法,以更好地反映市场的整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