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屏幕被称为“瞎眼屏”,这一说法源自于OLED屏幕的一些特性。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OLED屏幕的“瞎眼屏”问题。
1.OLED屏幕的工作原理
OLED屏幕的每个像素都是自发光的,这意味着它们不需要背光源。这种自发光的特性使得OLED屏幕具有轻薄、省电、色彩好等优势。也正是这种自发光的特性,导致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2.“伪高频”调光问题
OLED屏幕的高频调光属于“伪高频”范畴。这种调光方式是在reset复位刷新频闪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拍屏出现粗黑条,或用设备测试频闪出现明显低频大波。这种“伪高频”调光会导致屏幕闪烁,从而对眼睛造成刺激。
3.像素老化问题
OLED屏幕的每个像素都是自发光的,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像素老化的问题。老化的像素可能会发出异常的光线,对眼睛造成刺激。如果屏幕长时间显示静态图像,可能会导致局部像素老化,从而产生“烧屏”现象。
4.闪烁问题
OLED屏幕的刷新方式与LCD屏幕不同,类似于家里的白炽灯,一开一关,一直在闪。这种闪烁现象对眼睛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视觉疲劳、偏头痛或光敏性癫痫等疾病。
5.OLED与LCD对眼睛的影响
关于OLED与LCD哪种屏幕对眼睛伤害更大,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眼睛的伤害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屏幕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分辨率、闪烁频率等。但根据IEEE文献和AR1789的研究,采用WM调光的OLED屏幕手机在低风险影响下,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6.光线环境对视力的影响
在光线较暗或强光环境下使用手机同样会影响视力。在暗光环境下,瞳孔会放大,使得屏幕发出的蓝光更容易穿透眼底,对视网膜造成伤害。强光环境下,屏幕反光会刺激眼睛,增加疲劳感。应尽量避免在这些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手机。
7.OLED屏幕的改进
为了解决OLED屏幕的“瞎眼屏”问题,一些制造商在屏幕设计上进行了改进。例如,采用多层发射层技术、MLA技术等,以提高屏幕亮度和减少闪烁。还有一些厂商推出了具有低蓝光护眼功能的OLED屏幕,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OLED屏幕的“瞎眼屏”问题主要源于其工作原理和调光方式。虽然OLED屏幕具有许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屏幕设置,减少对眼睛的伤害。厂商也应继续改进OLED屏幕技术,以提高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