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24亿美元,较11月末下降635亿美元,降幅为1.94%。这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外汇储备在美元指数上涨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的背景下出现了下降趋势。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
1.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分析 ***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24亿美元,较2024年11月末下降635亿美元,降幅为1.94%。这一下降趋势与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有关。
2.美联储降息影响 ***联邦储备***会(美联储)在FOMC政策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基点至4.25%—4.50%的目标区间。这是美联储2024年第三次降息,也是年内最后一次降息。美联储的利率下调可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3.利率下调的影响 北京时间凌晨,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这可能会对美元指数产生影响。利率下降通常会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可能影响外汇储备的价值。
4.对外投资增长 我国对外投资较快增长,2024年9月末对外资产存量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这表明,尽管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但我国在全球资产配置方面依然保持活跃。
5.人民币汇率稳定性 ***外汇管理局表示,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这表明,尽管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但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得到了维护。
6.监管层政策工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如果未来出现人民币汇率背离基本面的急涨急跌情况,监管层稳汇市工具还会及时出手。这包括下调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以及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
7.美元利率掉期市场 美元利率掉期市场方面,2年期掉期率较前一交易日下行10.22,收于4.1292%;10年期掉期率较前一交易日下行13.20,收于4.1894%;30年期掉期率较前一交易日下行9.09,收于4.0588%。这些数据显示,市场对美元利率的预期有所变化。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下降是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美联储的降息、利率下调、对外投资增长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等因素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尽管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但我国在全球资产配置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稳健性依然显现。未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可能会出现新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