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保本理财产品的退出市场时间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小编将深入探讨保本理财产品的退出市场时间及其计算方式,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
1.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情况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中邮理财邮银财富·鸿元一年定开1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就因市场环境变化,产品管理人拟于提前终止日提前终止该理财产品。中银理财-稳富目标盈固收增强(封闭式)2024年08期产品也因达到止盈条件而提前终止。 2024年“9.24新政”后,多只结构性理财产品因权益市场的强劲涨势触发敲出事件而宣布提前终止。这些事件表明,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与市场环境、产品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2.保本理财产品的退出市场时间计算
保本理财产品的退出市场时间计算通常与产品说明书中的相关约定有关。例如,中银理财-稳富目标盈固收增强(封闭式)2024年08期产品原预计到期日为,但由于达到止盈条件,产品提前半年“止盈”退出市场。 对于具有止盈机制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否触发止盈仅取决于挂钩标的表现。如果挂钩标的存续期内未达触发条件,理财产品将按照较低的年化收益率计算收益。
3.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市场的原因
保本型理财产品纳入表内核算,需要计提存款准备金,对银行而言成本较高。理财产品整体的规模增速将受到限制。 2017年11月份,一行三会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金融机构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这导致银行非保本理财等资管业务成为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4.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市场的过渡期
资管新规后,对保本理财退出市场给出了一个过渡期,即要求在2021年底清零。调查发现,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限里,仍不断有中小银行“接连上架”保本理财产品,短期限发售,“保证收益类”产品也仍未淡出市场。 银行对保本理财产品的争夺主要源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对风险的控制。在过渡期内,银行可能会利用最后的时间窗口,继续推出保本理财产品以吸引投资者。
5.理财产品净值化趋势
从2022年起,《资管新规》正式实施,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进入了净值化时代。这意味着,理财产品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收益分配,而非简单地承诺保本保收益。
保本理财产品的退出市场时间及其计算方式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了解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市场趋势,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理财产品将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分配,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