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法是一种通过预测企业未来收益并将其折现到当前时刻来确定企业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对未来收益的准确预测,需要对企业所处的行业趋势、市场竞争、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等有深入的了解。
1.收益创造能力是评估资产价值的核心要素
收益法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资产必须具备稳定的收益创造能力。若资产无法稳定产生持续收益,那么我们无法对其现金流进行预测,因此现金流折现模型并不适用。
2.预测未来收益的准确性
收益法的运用前提是,能够对未来收益进行准确的预测。这要求评估者对企业所处的行业趋势、市场竞争、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等有深入的了解。
3.市场完全假设
收益法应用的前提是假设在一个完全市场上,相似的资产一定会有相似的价格。市场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参考企业比较法、并购案例比较法和市盈率法。
4.贴现现金流量法(DCF)
在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方法中,贴现现金流量法(DCF)是常用的一种。它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并按一定的折现率将其折算为现值,以此估算公司的价值。
5.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应用收益法时,需要对资产未来的收益进行合理预测。这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行业发展趋势等多种因素。
6.确定合适的折现率
还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折现率,以将未来的收益折算为现值。折现率的确定通常取决于无风险利率、市场风险溢价和特定行业的风险水平。
7.处理溢余资产和负债
在收益法评估中,如果存在溢余资产或负债,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例如,将已确认的应付股利作为“溢余负债”处理,同时关注是否存在用于后续股利支付的货币金额等“溢余资产”。
8.资产基础法与收益法
收益法与资产基础法是两种不同的估值方法。资产基础法通过评估公司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来确定公司的价值,而收益法则主要依据公司未来预期的收益来估算其价值。
9.估值方法的选择
收益法、资产基础法和市场法是并购估值的三种常见方法。方法选择常取决于资产特征或行业特性。近10年的重大重组案例显示,超过70%的交易采用收益法,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信息科技咨询、电子设备等行业。
10.退出价与进入价
在退出价与进入价相等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重置成本法估算公允价值。在其他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收益法在资产估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准确运用收益法,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确保预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