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盘后大宗交易,究竟是什么意思?
股票市场中的大宗交易,是指交易规模较大的证券买卖行为。这种交易通常由机构投资者或大股东发起,交易数量和金额远超普通股票交易。以下是关于股票盘后大宗交易的详细解析。
1.大宗交易的定义
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
2.盘后定价大宗交易
盘后定价大宗交易是指证券交易收盘后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以证券当日收盘价或证券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对大宗交易买卖申报逐笔连续撮合的交易方式。
3.盘后大宗交易的特点
盘后大宗交易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交易时间结束后进行的大宗股票交易。它通常由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成交量较大,对股价影响显著。
4.大宗交易的原因
盘后大宗交易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机构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大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等。
5.交易双方与方式
大宗交易的交易双方一般为机构投资者或大股东,他们通常持有大量股票。大宗交易往往通过特定的交易方式或平台完成,以满足大额交易需求的尽量减少对市场价格的冲击。
6.大宗交易申报时间
大宗交易申报时间根据不同交易所而有所不同。例如,上交所确认大宗交易的时间为9:30-11:30、13:00-15:30;意向大宗交易时间为9:30-11:30、13:00-15:30;盘后定价大宗交易时间为15:00-15:30。
7.大宗交易的规定
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大宗交易,大宗交易是指单笔成交的基准数量超过100手,即1万股以上的现货交易。这种交易通常是由大型机构投资者或股东进行的,其交易量大、金额高,因此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8.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与成交量
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并由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方可成交。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成交时间等信息都会在交易所以公告形式对外公开。
9.大宗交易与市场的影响
大宗交易由于其交易规模较大,往往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大股东减持可能导致股价下跌,而机构投资者增持则可能推动股价上涨。
股票盘后大宗交易是一种交易规模较大的证券买卖行为,它对于机构投资者、大股东以及整个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大宗交易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