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展布特征

2025-03-12 16:29:15 59 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展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亦称陕甘宁盆地,位于***北方,总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是***第二大沉积盆地。该盆地内部地层复杂,特别是上古生界地层,具有重要的地质学价值和研究意义。以下将从地层、岩性、沉积作用等方面详细介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的展布特征。

1.地层组成与特征

1.1地层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主要由浅黄色粉砂层及粘土质粉砂层构成,含钙质结核,垂直节理明显。这种地层在木独石梨、牛定壕、乌兰木伦河、补连沟等洼地和沟谷两侧山梁上均有分布。

1.2出露厚度

该地层的出露厚度一般在2-32米之间,但大多数情况下厚度为2-8米。底部为黄色含细砾砂土,中部为黄绿、灰绿色砂、砂质粘土,上部则呈现出土黄、土红色粉砂。

2.地质结构

2.1盆地边界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至陇山、黄龙山、桥山,西达贺兰山、六盘山,东至吕梁山、太行山,形成了明显的地理分区。

2.2地层结构

盆地内部地层、岩性和沉积作用共同塑造了压实构造圈闭。特别是在盆地中部北纬37°~38°间的中央隆起带与东西向构造带交汇处,是上古生界煤成气的有利勘查区域。

3.考古发现

3.1建筑遗存

在鄂尔多斯盆地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这一发现对研究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的布局特征与营建顺序具有重要意义。

3.2玉石器出土

出土的玉石器基本涵盖了红山文化玉石器的大部分类型,且发现与凌家滩文化玉冠饰相似的器物,为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4.地质分区与对比

4.1地理分区

***大陆由多个微型陆块和造山带围绕华北、扬子等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质分区具有代表性。

4.2跨区域对比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与其他区域的地质体进行跨区域对比,为地质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的展布特征丰富多样,地质结构复杂,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北方地质演化的历史,为地质资源的勘查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