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变化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降怎样理解

2025-03-12 15:01:04 59 0

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变化,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降的原因及理解。

1.上年末稳汇率压力释放 上年末,稳汇率压力有所释放,这导致人民币汇率在两个交易日内贬值约300点。之前,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十个交易日收于7.299,彰显政策稳汇率意图。下午开始,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贬值,主要与去年末贬值压力释放不足有关。

2.美元指数行至历史高位 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压力。在美元指数大幅上涨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寻求对美元保持稳定,使得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出现明显升值。2023年8月初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出现分离以来,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CFETS)为101.47,较上年末上涨4.2%。

3.人民币对非美货币表现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抛开美元,人民币汇率对其他非美货币表现其实并不差。比如,自去年10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人民币对英镑、人民币对日元就基本处于升值通道。数据显示,2024年末,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为101.47,较上年末上涨4.2%。

4.人民币即期汇率与中间价偏离 观测人民币即期汇率较中间价的偏离程度,可更客观反应汇率“压力”。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较中间价持续存在贬值偏离且偏离程度较大,近日接近2%上限,显示汇率压力明显。

5.汇率灵活性与市场韧性 保持汇率灵活,对冲击作出反应,属于正常的汇率波动,有助于及时释放市场压力、收敛汇率预期。当前,市场主体对于汇率波动的适应性和容忍度提高,外汇市场韧性增强,这是增加汇率弹性的底气所在。

6.美元指数非商业持仓净头寸 当前美元指数非商业持仓净头寸仅处于63.5%的历史分位,做多美元的交易并不极致。这表明,在强美元下,人民币的演绎相对可控。

7.人民币汇率压力与逆周期调节 美元的相对强势,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压力仍在,但央行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整等,已释放了较强稳汇率的信号。逆周期调节叠加待结汇等支撑,人民币压力相对可控。

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变化,既有外部因素如美元指数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如政策调整和市场预期的影响。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