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释义:炎热离去的征兆
处暑,顾名思义,是炎热离去的标志。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是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它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凉爽的秋季即将来临。
处暑的气候特点
1.气温下降:处暑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日照时间缩短,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气温下降更为明显。
2.降水减少:处暑之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
处暑之后天气状况
民间有云:“处暑天还暑,犹如秋老虎”,意指处暑后气温依旧偏高,秋老虎余威尚存。另言“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则暗示处暑后虽不再酷热,但午后气温仍较高,早晚温差已显现。正午时候可能还是会热,但是下过雨之后会有明显的降温。
处暑期间养生建议
1.饮食方面:处暑期间,可以选择食用一些清凉、润肺、滋阴的食物,如杨桃、梨等。杨桃制成杨桃汁,饮之可生津止渴,润喉舒爽,尤其适合酒后口干舌燥。
2.穿衣方面:处暑时期因为早晚有温差,所以在穿衣方面要多加注意,以不过寒为准,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处暑节气习俗
1.赏月:处暑时节,秋高气爽,正是赏月的好时机。
2.吃鸭子:在我国一些地区,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认为鸭子可以清凉去火,适合秋季食用。
3.放河灯: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处暑这天放河灯,寓意祈福、平安。
处暑,作为炎热的夏季与凉爽的秋季的过渡节点,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和习俗。了解处暑的意义和习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心健康。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