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债的定义与特点 发债是指新发可转换债券。转债是投资人购买的一家公司发行的债券,在指定期限中,投资人可以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转换成该公司的股票,享有股权的权利,放弃债券的权利;但是如果该公司的股票价格或者其他条件对投资人持有股票不利,投资人可以放弃将债券转换成股票的权利,继续持有债券,直至到期。
2.利率与期限 如果您预计未来利率会下降,选择长期债券可能更合适;反之,如果预计利率上升,短期债券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债券的利率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固定利率债券在存续期内利率不变,收益较为确定;而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会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调整。
3.信用风险 短期债券适合资金流动性需求较高的投资者,而长期债券则适合那些有长期投资规划、对利率波动不太敏感的投资者。不同债券的信用风险差异要求投资者在投资前进行充分的信用评估和分析。
4.债券类型 可转换债券只有重点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才能够发行。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其好处在于还款期限较长,附加限制少,资金成本也不太高,但手续复杂,对企业要求严格,而且我国债券市场相对清淡,交投不活跃,发行风险大,特别是长期债券,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大,而又欠缺风险管理工具。
5.投资决策 投资者在决定是否投资债券以及投资多少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投资期限等因素,并结合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
6.收益与风险 从收益表现来看,过去5年,信用债大幅跑赢股市,相比股市,充分展现了低波动、稳健的特点。和长期国债相比,信用债跑输,主要是因为当前市场在交易利率下调预期,利率对行情影响较大,信用部分对行情加成较少。如果后续宏观经济回暖,信用质量改善,信用债的弹性或许会更大。
7.期限选择 相对于中短债,中长债受利率变动影响大,价格波动强,收益潜力概率高但流动性弱;中短债更灵活,收益相对较平稳,受利率影响小,风险与收益均低于中长债。我们经常听到的利率债和信用债,就是根据信用风险来划分的。
发债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既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在考虑是否长期持有发债时,应充分了解其定义、特点、利率、期限、信用风险等因素,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