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阐述
一、制度简介
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市场汇率作为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唯一价值标准,这使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状况成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市场化,即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汇率,而非单一的行政调控。
二、形成背景
1994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处于较为僵化的状态。自199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汇率机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汇率调控的方式:从过去的直接行政调控转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调控。
2.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引入中间价机制,并设定每日汇率浮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
3.起始汇率的调整:根据市场供求状况,适时调整起始汇率。三、错误阐述解析
在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时,以下阐述存在错误:
1.人民币样币是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标准样本:此说法不准确。人民币样币是供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参考的标准样本,但并非用于鉴别真伪。
2.由印制人民币的企业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印制:这一说法部分正确。实际上,***人民银行负责制定人民币的印制标准和规范,印制企业需按照这些规定进行印制。
3.人民币样币上应当加印“样币”字样:这一说法正确。为了区分样币与流通中的真币,样币上会加印“样币”字样。
4.巨额外汇储备往往是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积累的结果:这一说法正确。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会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5.巨额外汇储备会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此说法错误。实际上,巨额外汇储备往往意味着对本币的需求增加,会促使本币升值,从而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特征
关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特征,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1.汇率制度多元化并且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频繁:这一说法正确。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频繁。
2.全球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一说法正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3.人民币已成为全球三大主要储备货币之一:此说法错误。尽管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但目前尚未成为全球三大主要储备货币之一。
4.国际储备资产中美元占主体地位:这一说法正确。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阐述需结合市场化、市场化改革历程、错误阐述解析以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