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次新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与此新股发行数量也有所减少。小编将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旨在揭示次新股大跌和新股发行减少的深层逻辑。
1.新股发行风险与价值削弱
消息面显示,由于“三高”发行(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新股的投资风险被推高,投资价值受到削弱。在过去五年中,有85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超过100倍,这进一步加剧了股市资金的流失,导致资源浪费。
2.公司业绩下滑与产品滞销
有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销售能力下降,产品滞销,这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业绩。以蓝宇股份为例,其发行价为23.95元,市盈率为21.95倍,上市后表现不佳。
3.新股常态化与市场走弱
本周发行5只新股,是自去年3月以来的单周最多的一次。市场走弱,新股常态化使得上市的新股涨幅减少。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新股的热情降低。
4.港股次新股的股价波动
港股次新股的股价波动可能受到流通股较少和股本过度集中的影响。例如,长久股份的股权分布高度集中,这种情况下,少量的股份交易也可能对股价产生显著影响。
5.次新股的炒作与风险
次新股前期上涨幅度较大,动态市盈率较高,存在短线调整需求,风险较大。投资者不应盲目买入这类股票。
6.次新股的不稳定性
次新股无历史套牢盘,筹码易搜集,盘面稳定性较差。新股发行申购时,大多数筹码落在普通投资者手中,普通投资者对新股的了解和风险认知不足。
次新股大跌和新股发行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新股发行风险、公司业绩下滑、市场走弱、股价波动、炒作风险以及次新股的不稳定性等。投资者在参与次新股市场时,需谨慎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