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兴银贷款诈骗真相揭秘
近期,有关广东兴银涉嫌贷款诈骗的传闻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为了揭开真相,小编将基于现有信息,对广东兴银的贷款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帮助消费者辨别真伪。1.兴业银行声明澄清诈骗疑云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明确指出有不法分子冒用兴业银行名义,通过一款名为“兴惠”的A进行诈骗。该A诱导消费者申请贷款,并伪造借款合同、合同专用章等关键信息。兴业银行强调,该A与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无任何关联,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2.警方介入调查,消费者需提高防范意识
目前,警方正在对该起诈骗案件展开深入调查。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应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
2.1警惕“网络约炮”诈骗
“色”字头上一把刀,网络约炮就是诈骗。消费者应避免在网络上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轻信对方提出的贷款需求。
2.2警惕充值返利、刷单返利诈骗
充值返利、刷单返利就是诈骗,莫要贪小便宜。消费者应避免参与此类活动,以免造成经济***失。
2.3陌生链接不要点,二维码不要扫
陌生链接不要点,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要扫。这些链接和二维码可能含有病***或***意软件,泄露个人信息。
2.4陌生人要求屏幕共享就是诈骗
任何情况下,陌生人要求屏幕共享就是诈骗。消费者应拒绝此类请求,保护个人隐私。
3.正规贷款不收费,警惕高额担保费
正规贷款不收费: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放贷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遇到要求先支付“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的,极有可能是诈骗。
这笔贷款收取了高额担保费。担保费加利息已经远远高于***规定年利率,客服多次沟通无果,态度强硬,爱答不理。
4.银行系基金公司发布风险提示,谨防诈骗
不仅银行机构,多家银行系基金公司近期同样密集发布风险提示。兴业基金提醒投资者谨防不法分子冒名进行贷款业务;苏新基金注意到有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群等方式诱导投资者填写虚假申请表开户等形式实施诈骗;中银基金关注到有不法分子诱导投资者下载“中银智投A”进行诈骗。
5.警惕虚假宣传,泄露个人信息
在网络上,关于兴才贷律师函的真假问引发了热议。一些用户声称收到过兴才贷的律师函,内容真实有效;而另一些用户则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可能是诈骗行为。
如何判断律师函的真伪:
1.发件人是否为正规机构;
2.律师函内容是否与事实相符;
3.律师函格式是否规范。6.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再次声明,提醒消费者
兴业银行(601166)上海分行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提醒消费者警惕冒用兴业银行名义的诈骗行为,切勿轻信不明来源的贷款信息。
广东兴银贷款诈骗的传闻已得到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的澄清。消费者在申请贷款时,应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对于任何不明来源的贷款信息,都要进行核实,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