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为例 什么不为例成语

2025-02-27 03:37:32 59 0

“后不为例”的成语内涵及其应用

成语“后不为例”源于明代沈德符的《野获编·中宫外家恩泽》,用以表示对某一特定情况或行为的通融仅此一次,下次将不再适用。这一成语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现了规则与变通的辩证关系。

1.成语解释与出处

“后不为例”的成语解释为:先例,成例。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成语出处可追溯至明·沈德符《野获编·中宫外家恩泽》中的一段描述:“时署部少宰杨时乔力谏不从,上但云后不为例而已。”

2.成语例子与近义词

成语例子:“这事到此为止,后不为例。”近义词包括“下不为例”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对某一行为或情况给予特例,但不再作为先例。

3.成语结构分析

成语结构上,“后不为例”由“后不”和“为例”两部分组成。“后不”强调时间上的限制,即仅此一次;“为例”则指这一行为或情况作为先例,下次不再适用。

4.成语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后不为例”常用于处理特殊情况,以示对规则的尊重和对公平的维护。例如,在职场中,当员工因特殊情况请假,领导可能会说:“这次特殊情况可以批准,但后不为例。”

5.成语的文化内涵

“后不为例”这一成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既体现了规则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特殊情况的灵活处理。在***传统文化中,规则与变通是相辅相成的,而“后不为例”正是这种辩证关系的体现。

6.成语与创新的关联

有时,“后不为例”也会被用来形容创新的重要性。例如,有人用“有例不兴,无例不灭”来形容创新的重要性,意指在创新过程中,不能受限于既有规则,而应敢于突破,勇于尝试。

7.成语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不为例”这一成语在用法上也有所演变。如今,它不仅限于书面语,也广泛应用于口语中,成为人们表达特定意思的常用语。

8.成语的启示

“后不为例”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遵守规则的也要学会变通。在处理问题时,要善于把握规则与变通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