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十,这一日被潮汕地区的老人们亲切地称为“成日”。这一天,不仅是民间传统的重要日子,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习俗。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日子的面纱,探索其中的奥秘。
1.祭嫘祖:传承蚕桑文化
农历三月初十,是丝绸界同仁共祭嫘祖的日子。相传,蚕桑织造起源于西陵氏,而嫘祖则是黄帝的正妃,她传授了养蚕、织丝、缝衣的技艺,使得世人得以抵御寒风。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嫘祖的敬意和感激。
祭祀仪式包括祭拜嫘祖像、献上鲜花、祭品等。祭礼既毕,众人欢聚一堂,筹款献艺,以此表达对蚕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尾牙:闽南人的感恩节
每年农历腊月十六,闽南地区都会举行尾牙庆典。这一天,闽南人习惯要敬拜土地公,感谢一年的收成。尾牙庆典过后,年的脚步越来越近,闽南年味也越来越浓。
尾牙庆典上,人们会敬奉三牲、水果、烟酒等,感谢土地公一年的庇佑。还会举行各种文艺表演,欢度佳节。
3.陆丰酥点:节庆拜神祭祖的重要供奉品
粤东陆丰一带,酥点是节庆拜神祭祖的重要供奉品。当地人普遍掌握酥点制作方法。陆丰庄氏家族的庄智敬曾到广州城西一家糕酥馆,习得新的酥点制作技艺,回乡后将创新技艺传授给后代。
酥点制作工艺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过程中,选用上等面粉、糖、油等原料,经过和面、擀皮、包馅、烘烤等环节,最终制成美味的酥点。
4.关埠镇:民俗文化传承
在潮汕地区,关埠镇是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正月初十、十一、十二日,关埠镇下底村会举行迎神庆典;正月初五、初六、初七日,关埠镇桥头村会举行庙会活动。
庙会上,人们会纷纷前来朝拜,祈求平安吉祥。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美食小吃等,让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的节日。
农历三月初十,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日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传统,更是潮汕地区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生活更加吉祥如意。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