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权重,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是对每一个DRG组依据其覆盖病例的资源消耗程度所给予的权值,反映该疾病的资源消耗相对于其他疾病的程度。DRG总权重数则是住院服务总产出的一种体现,对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DRG权重设定原则
(1)DRG权重是反映不同分组资源消耗程度的相对值。数值越高,代表该疾病组的资源消耗程度越高,相应地,其权重也会更大。
2.CHS-DRG分组优化
(1)体现技术差异。在诊疗过程中,技术变化和差异是影响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CHS-DRG分组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将技术差异纳入分组标准。
3.编码审核日志的重要性
(1)病案编码员的工作。在医疗过程中,病案编码员负责对患者的病历进行编码,以确保医保付费的准确性。编码审核日志的记录对于提高编码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4.DRG的通俗解释
(1)DRG将特征相近的病例归为一组。这种分组方式涵盖了疾病严重程度、临床诊断、住院时长、手术方式等多个方面,以便于确定定价的医保付费模式。
5.DRG模式运作机制
(1)以一个具体案例说明。假设某患者因肺炎入院治疗,按照DRG付费标准,该肺炎病组的总预算为5000元。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实际花费超出了这一预算,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
6.DRG医保支付方式
(1)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医保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按病组向医院打包付费。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结余部分医院可留用。
7.医疗机构成本控制
(1)节省一次住院成本。为了节省一次住院(一次DRG/DI支付)中的成本、增加住院例数,有些医疗机构将原本一次住院切分为两次以上,或者按照DRG/DI支付标准,严格控制患者住院天数及医疗资源消耗水平。
8.DRGs组数、总权重数及病例组合指数
(1)DRGs组数。分到的DRG组个数,代表了医院收治病例所覆盖疾病类型的范围。
(2)总权重数。住院服务总产出的一种体现,计算公式为:总权重=∑(某DRG费用权重×该医院DRG病例数)。
(3)病例组合指数(CMI)。治疗病例的技术难度水平,指标大于1说明技术难度高于平均水平。
9.DRG相对权重
(1)DRG相对权重(RW)。对每一个DRG依据其资源消耗程度所给予的权值,反映该DRG的资源消耗相对于其它疾病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