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是什么意思*** 降准指的是什么

2025-02-21 20:06:43 59 0

降准,即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现代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政策工具通过调整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进而对经济增长和市场信心产生重要影响。

一、什么是降准?

降准的全称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以甲在A银行存款100块人民币为例,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则甲的存款中有10块人民币需要作为准备金存放在央行。

二、降准的目的和作用

降准通常被视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低迷等问题。具体而言,降准的目的和作用包括:

1.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息降准一方面会推动信贷、社融、广义货币(M2)等金融总量指标增速上升,直接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2.释放逆周期调节信号:在关键时刻“择机”落地“择机”“适时”意味着降准降息会在关键时刻落地,释放出逆周期调节加力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3.推动经济增长:降准本质上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它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规模,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三、降准的具体操作

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例如,一家商业银行原本有1000亿元存款,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则该银行需向央行缴纳8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

四、降准的影响

降准对经济有着诸多显著的作用,主要包括:

1.增加货币供应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意味着银行需要缴存的准备金减少,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多。这会直接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资金。

2.降低资金成本:降准有助于银行降低资金成本,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持续性,推动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

3.注入长期资金:降准一方面将向市场注入更多的长期资金,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

五、降准的时机选择

降准的时机选择非常关键,通常在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低迷等关键时刻实施。通过“择机”落地,央行可以有效地调节市场流动性,稳定经济增长。

降准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金融市场的关键手段,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推动经济增长,同时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为市场注入信心。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