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年末稳汇率压力有所释放 上年末,为稳定汇率,政策层面采取了连续十个交易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收于7.299的措施,显示了政策稳汇率的意图。自去年末以来,人民币汇率在两个交易日内贬值约300点,主要与去年末贬值压力释放不足有关。
2.美元指数行至历史高位 自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方面,1周掉期点较前一交易日上行3个点,收于-38;1年期掉期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行10个点,收于-2325。境外1年期美元对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较前一交易日下行85个点,17:00收于7.1740,与境内1年期限远期外汇汇率价差为739个点。
3.利率差的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利率差。去年9月以来,美元经过三次降息后,基准利率仍在4.25-4.5%的高位,持有美元能够获得高于人民币的利息,存在套利空间,导致抛售人民币持有美元的交易活动增加。
4.经济增长状况 经济增长状况是影响汇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一个***经济增长强劲,通常会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推动本国货币升值,汇率上升。相反,经济增长乏力可能导致汇率下跌。例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且有升值趋势。
5.人民币汇率灵活性 2024年12月以来,境内人民币汇率交易价相对中间价以及境外人民币汇率交易价相对境内人民币汇率交易价的偏离逐步走阔,显示贬值压力和预期有所增强。保持汇率灵活,对冲击作出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6.美元快速走强 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走弱,主要原因是强势美元的压制。自2024年9月26日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上行8.7%,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显著的压力。期间,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贬值4.4%、5.1%。而对一篮子货币,人民币仍显现出一定韧性。
新币对人民币汇率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因素、美元指数高位运行、利率差、经济增长状况、汇率灵活性以及美元快速走强等。在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