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举牌是利好吗?举牌机制解析
近年来,机构举牌在资本市场中愈发受到关注。机构举牌究竟是否利好?其背后的举牌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小编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解析。
1.举牌主体分析
在过去,机构举牌的主体主要以大型险企为主,以太保和国寿为代表。到了2024年,这一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型险企成为了举牌的主力军,其中长城人寿和瑞众人寿是典型代表。
2.标的物特征分析
在标的物特征方面,两次举牌潮的对象都以H股标的为主。但涉及行业却发生了明显转变,由2020年的银行、有色金属和房地产为主,转变为2024年的公用、交运和环保为主。
3.举牌动机分析
保险资金投资风格偏好成熟行业的高股息和绩优股,这或许会利好央国企红利投资机会。延续对险资入市的关注,险资投资的动机和风格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4.举牌行为的影响
单纯财务投资对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不产生战略性影响,举牌可视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投资价值与发展前景的肯定,有利于公司股票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一旦险资谋求公司控制权,将公司作为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通道。
5.举牌监管政策
2015年,激进的举牌行为主要是受到万能险业务快速扩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会计准则便利等因素推动。随着万能险及险资举牌监管趋严,这一趋势逐渐退潮。
6.举牌与壳价值
相较于借壳的脱胎换骨,举牌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策略。部分机构举牌除了财务投资外,还看中了相关标的的壳价值。一些有重组预期的小市值公司备受青睐,成为机构扫货的热点。
7.举牌案例
近日,和谐健康发布举牌万达信息(300168,SZ)股票公告,再次引发市场对机构举牌的关注。这表明,机构举牌在资本市场中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机构举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利好,但具体效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了解举牌机制和背后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