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复权:前复权与后复权的区别与选择
在股票市场中,股价的复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如何处理股票分红、送股、转增股本等事件对股价的影响。投资者在选择查看股票价格时,常常会面临前复权、后复权和不复权三种方式。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以下是对前复权与后复权的详细介绍和选择建议。
前复权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前复权是一种股价调整方法,它保持当前股价不变,将除权前的股价按比例调整,使K线图形匹配,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前复权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复权后价格}=\frac{{复权前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这种方法有利于投资者进行跨期比较,因为它在调整股价时考虑了现金红利和流通股份变动的影响。
后复权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后复权则是以除权除息前的价格为基准,对除权除息日之后的股价进行相应调整。
后复权的计算公式为: {复权后价格}={复权前价格}(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后复权价格更能体现出股票的累积收益,因为它将分红派息等因素考虑在内,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前复权与后复权的视觉效果
.前复权后的K线图,股价走势会更加平滑,因为历史股价已经按照除权后的价格进行了调整。而后复权后的K线图则可能显示出股价在除权除息日的突然跳跃。
视觉效果的不同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心理感受,但更重要的是,这两种复权方式对股价走势的连续性和收益率的反映。
前复权与后复权的适用场景
.前复权适合于需要比较股票在不同时间点价格走势的投资者,而后复权则更适合于需要了解股票真实价值增长轨迹的价值投资者。
在选择前复权还是后复权时,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分析目标、方法和关注焦点来决定。
复权方式的选择建议
.对于一般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前复权或后复权。但对于专业用户,一般采用后复权,这样计算的收益率才是相对正确的,而且查看收益率也很直观。
不复权的方式在很多交易系统中是默认的,因为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实际交易价格,同时不影响指数显示,前后数据更为统一。
.前复权、后复权和不复权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投资者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分析目标、方法和关注焦点来决定,以获得更准确的投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