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法律关系主体与企业法人辨析
基金会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在法律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编将围绕基金会是否为法律关系主体以及基金会是否属于企业法人展开讨论。
1.基金会是否为法律关系主体
基金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依据《民法典》第57条的规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基金会可以被视为法律关系主体。
2.基金会代表机构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基金会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依据基金会的授权开展活动,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例如,境外基金会在***内地设立代表机构,需经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并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相关文件。
3.基金会与监事制度
基金会应设立监事制度,监事数量至少为1人。监事在任职方面有一定要求,如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相互间有近亲属关系的基金会理事,总数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其他基金会,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4.基金会与企业法人的区别
基金会与企业法人有着本质区别。企业法人是具有营利性质的法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而基金会以非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企业法人的组织形式较为复杂,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等,而基金会则相对简单。
5.基金会的设立与注册
基金会的设立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广东省南粤公益基金会为例,该基金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注册,由广东省***相关职能部门主管的非公募性基金会。
6.基金会内部管理制度
为加强基金会管理,利于基金会健康发展,基金会应制定内部工作制度。例如,《宁波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基金会的内部管理制度。
基金会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在法律关系中具有主体地位。基金会代表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且与企业法人存在本质区别。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基金会的法律地位和运作方式。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