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中心财务办法
为规范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7年发布了《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旨在加强土地储备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以下是对土地储备中心财务办法的详细解析。
1.文件级别与适用范围
文件级别:部委级发文
适用地区:不限
发布时间:2007年
此文件由财政部发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储备中心,旨在统一和规范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
2.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
内容简介: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WORD格式,共22页。
第一条:为了规范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7]17号)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此办法详细规定了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流程和标准,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SEEA2012中心框架
核心内容:SEEA2012中心框架是一种编排环境和经济信息的系统办法,尽可能全面地涵盖与环境和经济相关的存量和流量。
应用领域:该框架将能源、土地、土壤、木材、矿物、鱼类、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生产、投资、消费、污染、废物等经济发展综合信息放在统一的计算框架下。
4.土地储备资金预算管理
文件发布:2018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的管理文件。
预算编制:各级土地储备机构应当于每年第三季度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方案,对于资金属于***采购和***服务范围的,按照相关规定编制***购买服务和***采购预算。
5.项目管理费提取
提取比例:项目管理费按补贴资金的2%提取。
企业参与:符合条件的配方肥生产(流通)企业,可按规定参与***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工作,申请承担储备任务。
6.资产减值附注披露
作用:资产减值附注披露作为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提供:通过规范资产减值附注的披露,企业能够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为清晰、全面的财务信息。
7.专业名词解释
财政拨款(补助)收入:指财政当年拨付给单位的各类资金收入。
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土地储备中心财务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土地储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会计核算、预算管理、项目管理费提取等环节,确保土地储备资金的合理运用,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