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管理型基金
主动管理型基金是指基金经理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判断,主动选择投资标的和调整投资组合,力求获得超过基准指数收益的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适合定投吗?还是分批买入更合适呢?小编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1.历史业绩分析
从历史业绩来看,虽然***的基金行业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的长期投资过程中,不同风格的指数型基金的表现均超越了同风格的主动基金。在我国,2010年以来,大部分时间段主动型基金的收益率都会高于被动型基金。从历史业绩角度来看,主动管理型基金具有一定的投资优势。
2.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目标
在考虑定投策略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时间跨度和资金状况等因素。如果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投资目标是长期稳健增值,且对短期市场波动不太敏感,那么主动管理型基金定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分拆中美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来源
通过对比中美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来源,我们可以发现,***主动权益基金的α收益,不论是1年、3年,还是5年、10年,都是负的贡献;相反,***主动权益基金寻找α的能力极强,虽然近1-3年较差,但长期来看仍有较大潜力。
4.再平衡操作
在进行定投时,可以采用再平衡操作来调整投资组合。例如,在买入的450元中,可以稍微多分配一些给债券型基金,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风险。
5.不是所有基金都适合定投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适合定投。如果选择了业绩差、管理团队不稳定或者投资策略不合理的基金进行定投,可能会影响投资收益。例如,一些规模过小、流动性差的基金,在市场波动时可能会面临清盘的风险。
6.坚持定投的重要性
在市场波动时,坚持定投可以发挥“分批进场、摊低成本”的优势。例如,以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在历次急跌行情过后周定投,坚持半年后的结果通常会相对较好。
7.适用场景与投资者类型
基金定投适用于长期投资、稳健型投资者以及缺乏择时能力的投资者。定投策略通过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帮助投资者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对于那些希望长期稳健增值、对短期市场波动不太敏感的投资者来说,定投策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降低成本
定投策略还有助于降低成本。通过分批进场,投资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一次性投入而承担的市场波动风险。
主动管理型基金适合定投还是分批买入,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时间跨度和资金状况。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