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系列战斗机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现代战争中却逐渐失去了与苏系列战斗机抗衡的势头。米格系列为何干不过苏系列?以下是关于米格系列战斗机和苏式战机的详细差别分析。
1.设计与材料问题 与F-100w-100相比,苏-27系列的总压比、推重比和涡轮前温度都更低,这些因素主要源于材料学问题的落后设计和妥协。这些问题在苏-27系列的亚音速陷阱问题和苏-57产品-30量产延迟中得到了体现。
2.苏-27与米格-29的对比 苏-27在严格意义上是米格-29的衍生型号,它增强了多功能性,既保留了米格-29的制空能力,又增加了对地和对海打击的能力。而苏-30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打造一款既能在制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又能在对地、对海打击中发挥效能的多功能战斗机。
3.米格-31与苏-34的对比 虽然俄军一直使用米格-31战斗机发射“匕首”导弹,但苏-34具有更长的飞行距离和更好的隐蔽性。这使得苏-34在执行任务时更具优势。
4.米格-35的优势 最新款的米格-35具有高性价比,作战性能有了显著提升,且生产成本低廉,受到多国青睐。虽然苏系列战斗机在载弹量和航程上更具优势,但在近战格斗和机动性上稍逊一筹。
5.苏霍伊与米格的定位 苏霍伊系列战斗机主要用于战略目的,大多停在后方基地;而米格系列则是一线作战部队使用的。这种定位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两者在设计和功能上的不同。
6.米格-25与苏-27的对比 米格-25是全球速度最快的战机,而苏-27则是一款多功能战斗机,既能在制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又能在对地、对海打击中发挥效能。
米格系列战斗机在设计和功能上与苏系列战斗机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米格系列战斗机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但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发展,苏系列战斗机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适应性,逐渐成为了俄罗斯空军的主力。而米格系列战斗机则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