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纺股份,一家在资本市场上略显低调的公司,近期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其业务涉及纺织、服装等多个领域,但令人费解的是,一年内却没有任何投资评级机构的关注。小编将深入分析南纺股份的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1.重组预案进展缓慢 发布重组预案两个月后,南京化纤(600889.SH)并没有披露任何实质进展。2024年,南京化纤披露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这一重组方案的推进速度之慢,让人不禁对其未来前景产生疑虑。
2.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近年来,南方精工持续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整合内部资源,以成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事业部为契机,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成立子公司南方昌盛新能源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电动涡旋空调压缩机等产品。尽管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显示出一定的战略眼光,但具体成效仍需时间检验。
3.三流生意与公司定位 有观点认为,南纺股份属于三流生意,虽比不上一流生意和二流生意,比不入流的生意,还是好得多。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业绩波动较大,年报内容繁杂,让人眼花缭乱。这种定位的不确定性,可能也是投资评级机构不愿介入的原因之一。
4.实控人认定问题 之前的文章介绍过一家芯片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控制超过70%股份,也认定没有实控人,上市失败。三维公司12年前实控人认定问题导致上市被否,南纺股份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5.研发投入与毛利率 浙江华业的研发投入比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新强联、金沃股份、中核科技这三家可比企业研发投入比平均水平分别为3.68%、3.98%、3.67%、4.21%、4.43%、3.85%。南纺股份在研发投入和毛利率方面,表现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这也可能是投资评级机构对其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之一。
6.中小股东提案未获审议 上海同达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同达3)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部分中小股东提出的十项议案均未获得公司上会审议。公司总经理陈鹏表示,上述提案不利于公司后续持续稳定经营,但这一态度是否合理,也引起了外界对南纺股份管理层的质疑。
7.IO排队与业绩压力 ***巨型工程轮胎龙头海安橡胶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海安橡胶”)在问询环节停顿了一年多,依然坚持排队IO。从披露的数据看,海安橡胶有着不错的经营业绩。南纺股份在业绩方面面临压力,15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因公司业绩难以满足组合财务指标,可能在2024年年报正式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南纺股份一年内没有投资评级的原因可能与其重组预案进展缓慢、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成效未明、公司定位不明确、实控人认定问题、研发投入与毛利率较低、中小股东提案未获审议以及业绩压力等因素有关。对于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投资者还需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