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之外所获得的收入。这类收入通常具有偶然性,不构成企业正常业务的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营业外收入的具体内容及其核算项目。
一、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内容呢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是指企业出售或处置非流动资产所获得的净收入。这包括了企业出售固定资产、不动产、投资性房地产等非流动资产所获得的利得。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是指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获得的利得。例如,企业以一项固定资产交换另一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交换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即为利得。
3.***补助利得 ***补助利得是指企业从***获得的各类补助,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
4.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 这类收入通常是由于债务人的破产、***或其他原因导致企业无法收回的款项。
5.捐赠利得 捐赠利得是指企业收到的来自外部单位的捐赠款项或物资。
6.盘盈利得 盘盈利得是指企业在盘点过程中发现的账外资产所获得的收入。
二、营业外收入核算的内容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在核算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时,企业需要将处置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收到的款项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利得。
2.盘盈利得 盘盈利得在确认时,应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当期***益。
3.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 在处理这类款项时,企业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并将款项转入营业外收入。
4.捐赠利得 捐赠利得在确认时,应按照捐赠方的意愿或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5.***补助利得 ***补助利得在确认时,应按照补助协议或***文件的规定进行计量。
三、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在收入和费用发生时确认收入和费用,而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
2.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指企业在收到或支付款项时确认收入和费用。
在核算营业外收入时,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辅助核算
辅助核算是指除主营业务收入外,企业其他收入和成本的核算。辅助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计算企业的利润和税收,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对业务的深入认识和管理。
例如,一家餐馆的主营业务是卖饭菜,但是餐馆还可能有其他收入,比如卖饮料、出租餐具等。通过辅助核算,餐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各项业务的盈利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其核算内容丰富多样。企业在进行营业外收入核算时,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