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IO(首次公开募股)来实现上市,而re-io阶段的企业更是备受关注。re-io企业能否成功上市,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小编将围绕这一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IO终止与再次启动上市辅助备案
现象描述: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在IO终止3个月后,图特五金已在再次启动上市辅助备案。
案例分析:上述企业中,不乏二进宫、三进宫IO的企业,但取得的效果都不及预期。
原因分析:这一现象正印证着此前业界对于“泛家居企业IO越来越难”的猜想。2.市场整体表现不佳
市场表现:市场整体表现不佳,许多企业难以达到IO上市标准。 影响:这导致企业在IO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成功率降低。
3.并购重组或境外上市
选择:对于无法达到新版IO上市标准,或者大体符合IO标准要求但相较于其他拟IO企业并无优势的企业,选择并购重组或者境外上市,或许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原因:对于签有对赌协议并且已经步入或接近违约期的企业,选择并购重组或境外上市可以避免违约风险。
4.首次公开募股(IO)
定义: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ulicOffering,IO)是企业第一次将股份向公众出售的过程。
作用:这是最常见的上市形式,它使公司能够从私人企业转变为上市公司,从而获得大量资本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特点:IO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包括法律费用、会计审计费和市场营销开销。5.境内外上市情况
数据统计: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企境内外上市195家,同比下降51.1%,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1442.66亿元,同比下降63.6%,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为近10年新低。 原因分析:这一现象可能与市场环境、政策调整等因素有关。
6.修订后的上市标准
变化:修订后,相关变化包括提高主板及创业板上市标准、强化科创板“硬科技”要求、全方位强化退市要求、进一步规范网下报价行为、增设科创板新股申购持股市值要求、提高科创板网下询价高剔执行比例等。 目的:将进一步提升A股上市企业质量,规范网下报价生态。
7.港股市场IO情况
市场回暖:尽管去年证券市场有波动,但港股的新股市场明显回暖,IO的集资额有800多亿港元,比2023年上升接近一倍,重回世界第四。 认可度: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第二届资本市场论坛2025”上的讲话受到论坛上业内人士认可。
8.IO审核通过案例
案例: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主板IO审核获通过。 特点:马可波罗主要从事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有釉砖和无釉砖。
9.A股公司筹划推进港股上市
现象: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下半年迄今已经有不少于16家A股公司正在筹划推进港股上市的事宜。 焦点:其中尤以宁德时代(300750.SZ)最受瞩目,市场消息预期其募资额或达到50亿美元,这有可能成为港交所2025年IO募资额最高的案例。
re-io企业能否成功上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上市路径。监管部门也在不断优化上市标准,提升市场质量。对于re-io企业而言,了解市场动态、把握政策导向,将有助于提高上市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