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ST板块在A股市场备受关注,其中ST运盛作为一家知名企业,其摘帽与否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小编将深入探讨ST运盛为何在2021年未能摘帽,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及未来发展前景。
1.ST运盛摘帽条件及标准
根据市场规则,ST公司要想摘帽,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条件。例如,松发股份2024年度经审计的扣非后净利润和营业收入需达到一定标准,公司股票方能在年度报告披露日起开始停牌,并最终实施退市或摘帽。
2.ST运盛2021年业绩情况
ST运盛在2021年度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益后的净利润为-8862万元到-6341万元,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到2.95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2.52亿元到2.93亿元,低于3亿元。
3.经济下行与订单减少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下行,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减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ST运盛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外部环境对公司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
4.商誉减值准备
ST运盛在2021年度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2.49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商誉减值准备是公司对收购过程中产生的商誉价值可能减***的一种预估,通常在收购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计提。
5.内部控制问题
2023年度,ST运盛的内部控制情况被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表明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6.其他ST公司摘帽案例
目前,一些ST公司如ST花王、ST景峰等,由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持续经营相关重大不确定性等原因,仍处于风险警示状态,未能成功摘帽。
7.ST智云退市风险分析
对于ST智云而言,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其退市风险基本可以排除。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
8.ST亚星退市筹划
ST亚星目前正筹划终止上市(退市),但这一过程仍需经过公司董事会、***董事专门会议、股东大会审议,并取得相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等多个环节。
ST运盛在2021年未能摘帽,主要受经济下行、订单减少、商誉减值准备和内部控制问题等因素影响。从其他ST公司的摘帽案例来看,只要公司基本面过硬、经营有好转迹象,相关公司有望摆脱ST境地,迎来新生。对于ST运盛而言,未来仍需关注其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以期早日实现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