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多家ST公司纷纷申请摘帽,以期回归正常交易状态。ST公司申请摘帽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不乏被监管层否决的情况。小编将深入探讨ST公司申请摘帽的历史及监管层的审核标准。
1.ST公司摘帽申请现状
据数据统计,截至去年末,剔除撤回、审核不通过、终止审查、终止注册等企业外,IO在审企业有276家。其中有57家企业的IO处于中止审查状态,其余219家公司处于已受理、已问询、已回复、已过会等状态。这表明,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ST公司申请摘帽的竞争激烈,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审核标准日趋严格。
2.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讯,有投资者向ST新宁提问,请问,公司最快什么时候能够摘帽,回归正常,维护公司在二级市场形象。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2024年度审计工作仍在进行中,若经审计的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表明公司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则有望摘帽。
3.ST公司摘帽审核标准
前天15:19晚间,15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因公司业绩难以满足组合财务指标,可能在2024年年报正式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监会曾提示称,被实施“ST”的公司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善。这说明,ST公司摘帽的审核标准之一是公司业绩需达到一定标准。
4.IO终止企业情况
2024年全年,A股IO终止企业共计437家。367家在上会前撤回,1家在上***会议被否决,60家在过会后终止,9家在提交注册后终止。从拟上板块来看,沪主板终止78家,科创板终止75家,深主板终止54家,创业板终止152家,北交所终止78家。这一数据显示,ST公司申请摘帽的难度较大,部分企业在审核过程中因不符合要求而被终止。
5.审计报告对摘帽的影响
因为这份审计报告,ST加加股票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ST加加高管近期在接待调研时也曾回应此事称,目前所涉事项的相关方尚在整改中,公司会在满足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其他关于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后,积极申请摘帽。
6.核查程序对中小集成商客户覆盖不足
二是核查程序对中小集成商客户覆盖不足,部分终端销售穿透核查证据效力不足。报告期内,某发行人集成商客户数量较多,各年度均在400家以上,现场督导工作中发现:第一,保荐机构某年度对中小集成商客户的函证家数较少,仅凭借发行人说明认定不存在异常客户,未制定异常客户核查程序。
7.股东减持情况
禾丰股份股东张铁生、丁云峰拟合计减持不超520万股股份;海泰科股东新麟三期拟减持不超1%股份;太平鸟股东陈红朝拟减持不超过1.4243%股份;纳芯微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5%股份。这些减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ST公司摘帽前景的担忧。
ST公司申请摘帽并非易事,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审核标准日益严格。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ST公司需不断提升自身业绩,满足监管层的要求,才能有望实现摘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