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减持:揭秘减持背后的奥秘
随着股市的波动,投资者们经常听到“大小非减持”这个词。什么是大小非减持?减持多少?小编将为您详细解析。
什么是大小非减持?
减持指的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高管等持有大量股份的主体,减少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这一行为通常是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出售股份来实现。而“大小非”则是减持股份的两种类型。
持股小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
持股小于5%的非流通股被称为小非。这类股份通常由公司内部员工、法人股东等持有,他们承诺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上市流通或在一定的时期内不完全上市流通。
持股大于5%的非流通股叫大非
持股大于5%的非流通股被称为大非。这类股份通常由公司控股股东、重要法人股东等持有,他们同样承诺在一定时期内不上市流通或在一定时期内不完全上市流通。
减持数量及原因
从减持股份数量来看,中金公司、永辉超市等公司的大股东在2024年减持数量较多。公告显示,至期间,中金公司的股东海尔集团(青岛)金盈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9651.7万股中金公司的A股股份,减持金额约为30.17亿元。
减持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个人资金需求、改善公司结构、投资其他项目等。
减持规定及信息披露
大股东减持股票是有规定的。信息披露要求:大股东在减持股票前,应当提前公告减持计划,包括减持的数量、比例、时间等信息,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
减持比例限制:在特定时期,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期间,大股东减持股票的比例受到限制。
投资者权益变动统一明确
为统一投资者权益变动标准,证监会制定《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9号——〈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适用意见》(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意见》),明确了投资者权益变动的刻度标准。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任意连续90自然日,不超过2%,集中竞价增持的部分不受限制。
协议方式转让股份
协议方式转让股份: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价格比照大宗交易。
减持后不再具有大股东身份
减持后不再具有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受让方6个月共同遵守任意连续90日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规定。
解禁的股票分为大小非和限售股
解禁的股票分为大小非和限售股两种类型。大非源于股改,小非则是指持股小于5%的非流通股。
通过以上解析,相信您对大小非减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投资过程中,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您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