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发行概况
第三套人民币,作为***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体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自1962年4月20日起,这套人民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直至2000年逐步退出,历时38年,是我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
1.发行背景与时间
1962年4月20日,***人民银行正式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这一套人民币在设计与发行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自主设计和印制纸币。
2.票面特点
取消与新增: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第三套人民币取消了3元纸币,新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
设计特色:纸币中“***人民银行”六字由马文蔚先生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
3.流通与调整
逐步调整:从枣红色1角纸币开始,到发行1角、2角、5角、1元硬币,第三套人民币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和更换。
收回与发行:共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10种(除6种纸、硬分币外),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3种,包括10元、5元、2元、1元、5角等不同面值。
4.文化内涵
艺术价值:第三套人民币的票幅图案中蕴涵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文字、书法、美术等方面丰富的文化内涵。
艺术大师:展示着我国优秀美术大师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澍等人的艺术成就。
5.退出流通与收藏价值
退出流通:2000年,第三套人民币逐步退出流通市场,结束了38年的流通历史。
收藏价值:第三套人民币一直是钱币收藏的坚挺品种,尤其是珍稀品种,如1960年枣红1角,存世量在10万左右。
6.第三套人民币壹佰圆设计原稿
文革时期设计:文革时期,***人民银行设计了一张壹佰圆设计原稿,图案独特而富有创意,但并未付诸印刷和发行。
7.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
发行与退出: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自发行至2000年退出市场流通,历时38年。
市场价位:目前市场价位约为8.8万元左右,共有7种面值,27种版别。
8.收藏与传承
收藏意义:第三套人民币作为我国货币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收藏和传承价值。
传承文化:通过收藏和研究第三套人民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货币发展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