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熔断机制:历史、影响与现状
1.熔断机制 A股市场曾引入熔断机制,这一机制旨在通过在市场波动过大时暂停交易,以维护市场稳定。当市场下跌触发熔断时,交易暂停,市场的流动性瞬间消失,这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
2.熔断机制的历史 A股熔断机制起源于2016年,当年正式引入。这一机制在实施初期就遭遇了严峻考验。2016年1月,A股市场连续四次触发熔断机制,沪指跌-11.96%,深指跌-15.16%,创业板指跌-16.93%,创业板指创历史最大周跌幅。市场上一度哀鸿遍野,纷纷叫停熔断机制。
3.熔断机制的影响 熔断机制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其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中信证券明明表示,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和节奏或主要参考2025年地方债供给节奏,其次是MLF的净回笼规模;国债净买入规模预计稳步抬升,加大央行持债在总体国债中的占比,更多发挥流动性支持工具的作用;但在利率过快下行阶段,央行或更多发挥其调整收益率曲线的政策效果。
4.市场传言与监管 有市场传言称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月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保险公司也在大额赎回公募基金。虽然证监会当天就出来辟谣了,但这类传言对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5.市值管理制度 近期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市值管理制度,截至目前,自2024年11月份以来已有39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市值管理制度,还有188家上市公司制定的市值管理制度正在审议程序中。从上市公司已发布的市值管理制度来看,涉及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投资者关系维护、资本运作等方面。
6.市场大涨原因 对于市场大涨的原因,多位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市场技术性调整已经到位,存在反弹要求,并且,昨日监管部门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而外资的流入也是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因素。
7.二级市场层面 在二级市场层面,鉴于整体外汇额度有限,海外市场T+0交易机制等导致产品折溢价率大幅波动,在上涨阶段往往溢价率走高,下跌阶段溢价率收敛,一定程度放大波动,对ETF准确跟踪海外市场带来挑战。
8.市场反弹 昨天15:07,A股触底反弹,北证50指数全周累计上涨9.63%,创业板指涨4.66%,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也均有所上涨,成交温和放大至6万亿元。融资客本周融资净买入逾136亿元,终结了此前连续3周的净卖出。
来看,A股熔断机制的实施与取消都反映了市场发展的复杂性和监管层对市场稳定的追求。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以规避风险,把握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