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发行
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上市不可以随意发行股票。股票的发行通常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规定。上市是公司扩大融资渠道、提高知名度和规范运作的重要途径。
2.直接上市与DO
直接上市(DirectListing)是另一种上市途径,允许公司在不发行任何新股票的情况下直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这意味着公司不会筹集到新的资金,因为现有的股东直接卖出他们所持有的股票。DO的好处包括避免传统IO过程中涉及的费用和复杂的承销过程。
3.员工持股平台与间接持股
员工持股平台必然会有合伙人的转变,必须所有合作伙伴允许。职工根据持股平台来间接持股,这一股权不可以承继也不能变更买卖。以增资方式变成自然人股东的合伙企业,其持有股份的限售期可依情况而定。
4.公司法入股的方式
股份制公司是有多个股东,只要有钱或是有技术入股,就可以成功成为公司的股东。很多人对于公司入股的方式好奇,想要知道什么方式才能够入股到公司里面成为它的股东。
5.原始股骗局的风险
近期,“原始股”骗局时有发生,一些公司通过举办“上市启动会”“上市代码发布会”等方式宣称即将境内或海外上市,向社会公开发布投资“原始股”的相关虚假信息,开展非法融资活动。
6.实控人认定与上市失败
前面的文章介绍过一家芯片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控制超过70%股份,也认定没有实控人,已经上市失败。其实对实控人认定问题稍微调整就可以了。
7.不合理低价转股导致上市被否
三维公司,12年前实控人通过不合理低价转股,导致上市被否。这表明,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对于股权结构的规范和透明度要求非常高。
8.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
实践中,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主要有三种常见形式:一是***员干部违反有关规定,实际足额出资入股非上市公司,涉嫌违反廉洁纪律;二是***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非上市公司干股且股份实际转让,涉嫌受贿犯罪;三是***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
9.公司融资阶段与股东退出
在公司融资的不同阶段,如A轮融资时比较艰苦,股东可能工资较低且没有分红,到轮或C轮融资时,资金相对充裕,股东就可能考虑退出一部分股份获取收益。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一开始创始人预留了一部分股份,新股东入股的钱进入公司账户,股东不退出股份。
10.未成年人的股东资格
未成年人是可以合法成为公司股东的。无论是有限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未成年人的股东资格均受法律保护。
11.公司章程与认缴出资期限
前登记设立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自起超过5年的,应当在前将其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调整至5年内并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应当在调整后的期限内缴足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