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积极响应***战略,以协同发展为重要抓手,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小编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城指什么”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成效有哪些”两个问题,详细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与显著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城指什么
“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城”指的是北京市和天津市。这两个城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任。双城协同发展,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功能,实现两座城市的共同繁荣和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成效
1.双轮驱动增强协同成效
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来看,京津冀***技术创新中心高效建设,天津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雄安中心启动运行。截至2024年底,京津冀三地共建创新平台13个,初步形成“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的协同机制。1-11月,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43.7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产业协同纵深
京津冀地区历经十年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协作不断走深走实。例如,携手成功申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亮点。河北牵头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链式效应进一步强化。
3.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京津冀地区通过协同治理,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024年,三地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十周年的重要契机,共同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走向深入,协同机制日臻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
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稳步下降,“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让区域居民共享协同发展成果。
5.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
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思路和目标。京津冀地区将继续发挥环京津地缘优势,打造联通京津、辐射全省的经济廊道,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取得更多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双城引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京津冀地区将继续深化协同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