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大湾区建设时间粤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
随着***战略的推进,粤大湾区建设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如今,这一区域发展引擎正以迅猛的势头,推动着区域内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
1.创新生态链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深圳、广州、三大城市的紧密合作,大湾区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创新生态链。2024年,大湾区持续推进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以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的创新平台。如今,大湾区已经基本完成了这一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
2.深圳经济特区的引擎作用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粤大湾区建设是***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往来和资源共享。
3.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15时,继港珠澳大桥后粤大湾区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此前的约2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大湾区内外的互联互通水平。
4.创新模式的塑造 科教资源不及北京、上海丰富的大湾区,正是凭借大量的企业创新,改变了区域创新格局,也创造了自己的创新模式。“深圳--广州”集群联手上榜,本身也是大湾区形同“一座城市”的有力证明。
5.南沙方案的推进 2022年,***印发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将“广州南沙”“大湾区南沙”,推向“世界的南沙”。方案明确要求,将南沙打造成为粤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
6.《规划纲要》的发布 《粤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开发布,提出把粤大湾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7.基础设施的“硬联通” 从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到轻轨横琴线,琴澳两地的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加强,大湾区居民越来越深地融入“一小时生活圈”。
8.金融合作的推进 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致力打造的粤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将充分利用好其作为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片区的优势,推动粤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科技项目合作。
9.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型吊车、运输车、泵车、罐车等设备在施工现场忙碌,粤大湾区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粤大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一系列创新“支点”,正串起大湾区的“创新项链”,形成更广泛的合作创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