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失衡是如何自动进行调节的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有哪些

2025-03-12 17:29:21 59 0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解析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收支失衡是一个***经济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国际收支失衡并非无解,它通过一系列自动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以下将详细介绍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在金本位制下,一个***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物价的涨落和现金(即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这一自动调节规律称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由***经济学家休谟·大卫在1752年提出,因此也被称为“休谟机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方法

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宏观政策与汇率风险管理

为了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支持企业汇率避险,需要加强外汇市场管理,适时采取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措施,坚决对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评估标准

评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标准:一是经常账户差额与GD比值处于±4%以内,未出现持续较长时间过度顺差或逆差;二是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与GD比值处于±4%以内,未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过度顺差或逆差。

外汇市场自主调节能力

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自主调节能力增强,货物贸易顺差和来华投资资金流入,转换为境内企业、银行等对外投资,在国际收支上体现为经常账户顺差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的平衡,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完善。

外贸企业出口与收结汇

岁末年初外贸企业出口和收结汇将季节性增多,有助于支撑跨境资金均衡流动。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企业等主体更多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更多使外汇市场保持稳定。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包括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方法、宏观政策与汇率风险管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评估标准、外汇市场自主调节能力以及外贸企业出口与收结汇等方面。通过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国际收支失衡可以得到有效调节,从而维护***经济的稳定发展。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