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和副省级市,不仅是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西南地区的文化、交通和科技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成都的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包括成都市本身,还涵盖了周边多个城市和区域。
1.大成都的地理范围
大成都的地理范围涵盖了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以下主要城市和区域:
1.1成都平原经济区
-包括城市: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和资阳等8市。 区域特点:全省发展条件最好、人口分布最密集、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
1.2成都市区
-主城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西区。 其他区域: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
1.3周边城市
-县级市: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 县:金堂、大邑、蒲江。
2.大成都的发展定位
2.1历史定位
-1982版总规:将成都定位为“四川省省会”。 1995版总规:明确了“成都西南中心城市”的定位。
2.2现代定位
-2011版总规:进一步将成都的定位明确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本轮规划:强调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
3.大成都的人口和经济
3.1人口
-常住人口:大约有三千万。 人口活动:这里是四川人口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3.2经济
-经济繁荣: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带,产业集中度较高。
4.大成都的发展规划
4.1区域合并
-金牛区和青羊区:合并设想为组建一个新的“龟城区”。 发展天花板:在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都处于发展的“天花板”位置。
4.2特殊区域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特殊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大成都的未来展望
随着大成都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望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大成都将继续引领西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