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存在吗?基金会一直存在下去吗?
基金会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营利性组织,在我国社会公益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金会究竟存在吗?基金会能否一直存在下去呢?以下将从基金会现状、发展历程、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基金会现状
基金会数量占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在基金会中占比高达86%,公募基金会占比14%。公募基金会包括了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认定了慈善组织的基金会,也包括登记时就是公募后来也没有去认定的情况。
基金管理人数量: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存续登记股权类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2万家,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751家。新登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80家,同期注销数量超过800家;新备案股权投资基金3093只,同期取消备案数量超过1800只。
基金规模: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存续私募基金达到144155只,存续基金规模达19.91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份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1351只,新备案规模701.49亿元。
2.基金会发展历程
基金会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金会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3.基金会面临的挑战
法律法规:我国基金会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空白,给基金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资金来源:基金会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捐赠和***资助,抗风险能力较弱。
人才流失:基金会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特别是专业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基金会的发展。
4.基金会发展的机遇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基金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基金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为基金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基金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网络募捐、公益项目线上推广等。
基金会在我国社会公益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基金会面临一定挑战,但同时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基金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在我国公益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可以肯定的是,基金会不仅存在,而且会一直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