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海股份子公司失控原因 围海控股事件始末

2025-03-07 04:29:58 59 0

围海股份子公司失控原因及围海控股事件始末

围海股份,一家曾经备受瞩目的上市公司,近期却因为子公司失控和控股股东围海控股的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小编将深入剖析这一事件的始末,揭示其中的关键因素。

1.公司内控制度失效与财务数据造假 一系列的财报被“非标”背后,揭示了公司内控制度的失效和财务数据的造假。ST围海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时任实控人冯全宏的授意下,涉嫌进行了一系列违规操作。

2.宁波监管局行政处罚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围海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和宁波监管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因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将延期至2025年1月31日前完成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

3.控股股东股权变动与司法冻结 海王生物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的上层公司海王控股,因涉诉讼,30%的股权被司法冻结。由于未及时披露股权代持及转让信息,遭到深交所问询。

4.A股高管涉嫌短线交易 振华股份总经理柯愈胜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市场对于A股高管违规行为的关注。

5.控股股东破产重整计划获批 ST围海的控股股东浙江围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资不抵债向法院提交重整申请,于2020年8月获受理。重整计划的获批意味着公司控股股东将进行重大调整。

6.公司及控股股东***害股东利益 围海控股、冯全宏等人因严重***害公司及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对外构成越权和无权代表等原因,公司已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身权益。

围海股份子公司失控和围海控股事件,不仅暴露了公司在内控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揭示了A股市场存在的诸多隐患。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警示,提醒他们在投资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关注企业的真实情况,避免陷入类似的风险。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