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理论的国际收支视角
在汇率决定理论中,国际收支说是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4世纪。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国际收支说的相关内容。
1.国际收支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是国际借贷学说,由***学者葛逊(G.Goschen)在1861年提出。这一理论实质上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但并未指出具体影响外汇供求和国际收支的因素。 发展:二战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被广泛运用,许多学者开始应用凯恩斯模型来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从而推动了国际收支说的进一步发展。
2.国际收支说的核心思想
核心思想:汇率是外汇市场上的价格,由市场外汇供求决定。外汇供求由国际收支决定,从而汇率由国际收支决定。 基本原理:国际收支平衡可以表示为=CA+K=0,其中代表国际收支平衡,CA代表经常账户,K代表资本与金融账户。在假定经常账户只有贸易收支的情况下,资本与金融账户取决于国内外利率,进而国际收支可以表示为=CA+K=0。
3.国际收支说的理论评述
理论贡献:
1.国际收支说具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是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表现形式。它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全面分析短期内汇率的变动与决定。
2.由于国际收支说将国际收支所引起的外汇供求流量当成了决定短期汇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理解短期汇率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1.国际收支说主要关注短期汇率波动,对于长期汇率变动的影响分析相对不足。
2.在实际应用中,国际收支说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干预、市场预期等,因此其预测准确性可能受到限制。4.国际收支说的应用
汇率政策制定:国际收支说为各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国际收支状况,货币局可以采取相应的汇率政策,如调整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等,以维护汇率的稳定。 宏观经济分析:国际收支说有助于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了解国际收支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影响。
国际收支说是汇率决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汇率变动机制、制定汇率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理论和方法,以更全面地分析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