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规则持球(排球持球的概念是怎样规定的)

2025-02-20 00:19:48 59 0
排球持球是指球员在比赛中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球,但必须是通过击打的方式,而不是接住或抛出。如果球在球员身上停留时间过长,就会被判定为持球犯规。

1. 判罚依据:

裁判在判断持球是否犯规时,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 球出手的时间:如果球员触球后,球立即被击出,那么就不会被认定为持球犯规。
  • 球出手的位置:球员触球后,必须迅速将球击出,而不是将球接住或扔出。如果球员在持球过程中将球接住或抛出,将被判罚持球犯规。
  • 手腕的缓冲节奏:球员在击打球时,应通过手腕的缓冲节奏来缓冲球,而不是将球接住或抛出。如果球员在缓冲过程中将球接住或抛出,将被判罚持球犯规。
  • 2. 后排进攻违例:

    后排进攻违例是指站位在后排的队员在进攻过程中踩到或超过前排的界线。根据排球规则,后排队员在进攻时不能踏入前排界线,否则将被判罚后排进攻违例。

    3. 持球规则:

    排球比赛中,持球的规则可如下:

  • 球和手的相对运动超过0.3秒:根据排球规则,如果球和手的相对运动超过0.3秒,就会被判定为持球犯规。
  • 后臂通过“启动”缓冲球:球员在击打球时,后臂应该通过一种被称为“启动”的动作来缓冲球的速度和力量,而不是将球接住或抛出。
  • 4. 接触身体部位:

    在排球比赛中,球员可以使用身体上的任意部位来接触球,以完成传球、接发球等动作。根据规则规定,只要球在球员身体上的停留时间不超过0.3秒,就不会被认定为持球犯规。

    5. 使用头顶球:

    和足球一样,排球比赛中也可以使用头顶球这一技术。根据规则,球员可以使用腰部或腰部以上身体的任何部位来击球,而不仅仅局限于手部。队员击球或被球触及都被视为合法动作。

    6. 裁判判罚:

    在排球比赛中,裁判根据以上的规则和依据进行判断并做出裁决。裁判需要观察球员的击球动作以及球与手的相对运动时间,来判断是否存在持球犯规情况。裁判的判罚决定在比赛中具有最终的权威性,运动员和观众都需要遵守。

    持球是排球比赛中的一个重要规则,它规定了球员在比赛中使用身体部位触球的方式和限制条件。根据裁判的判断,球在球员手上停留时间是否过长,球员是否通过击打球来缓冲球速,在判罚持球犯规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解和遵守持球规则对于排球比赛的公平性和秩序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