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金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和失望。这一现象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以下是针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
1.主动权益基金新发募集困难
主动权益基金在2022年面临新发募集难的问题,主要原因可以追溯到前几年市场的表现不佳。这给投资者带来了不佳的持有体验,进而影响了他们对主动权益基金创造超额收益能力的信心。市场波动导致投资者对未来走势的预期不一致,投资金额相应减少。
2.被动权益基金产品募集困难
被动权益基金产品同样遭遇募集难题。一方面,市场波动让投资者对市场走势没有形成一致预期;另一方面,被动基金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新产品的募集难度加大。
3.基金投资组合配置影响业绩
基金投资组合的配置是决定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如果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或债券等投资品种选择不当,或者配置比例不合理,都可能影响基金的表现。例如,当市场某一板块表现不佳时,如果该板块在投资组合中占比较大,那么基金的业绩自然会受到影响。
4.行业周期性因素
行业周期性因素也对基金市场产生影响。在某一行业处于上升周期时,与之相关的基金业绩可能会表现较好;反之,在下降周期时,业绩则可能受到影响。
5.指数基金规模大幅上涨
近年来,大量投资者通过申购指数基金参与市场交易,公募基金规模大幅上涨。例如,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2万亿元,华泰柏瑞基金的指数基金规模也随之大幅上涨,突破4000亿元。
6.被动指数基金势头强劲
被动指数基金近年来势头强劲,投资者的市场投资偏好逐渐由主动权转向被动投资。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动权益基金的募集和业绩。
7.市场情绪改善,投资者信心提升
进入2024年,市场情绪逐渐改善,投资者信心得到提升。新基金发行显著升温,部分产品一日售罄。与此公募基金积极布局科创板、中证“A系列”等重点方向。
8.权益市场回暖,固收类基金表现稳定
2024年,权益市场呈现出新气象,权益类基金在下半年表现回暖。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全年上涨3.45%,止住了2022、2023连续两年的下跌。固收类基金表现稳定,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为4.6%,排名第二。
9.基金经理心理包袱影响业绩
基金经理的心理包袱也会影响业绩。市场反弹后,一些基金经理可能会因为前期亏***而过于保守,导致基金业绩不佳。